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。即使是原住民,也只是最早遷入台灣的南島民族。直到明代,河洛人、客家人,為了離開環境險惡的閩粵地區,而隻身穿越了險惡的黑水溝,來到台灣討生活。之後,又正值西方國家航海發達之際,西班牙、葡萄牙率先經過了台灣,尤其以西班牙優先佔領了台灣部分地區,開始進行國際貿易。接著,西班牙被晚近的荷蘭人打敗,由荷蘭人開啟了第一個控制全台的政權。

在荷蘭人的政權裡,有趣的是原住民的地位是比漢人還要高的。當然這也不難想像,偉大的中國就在台灣的隔壁,荷蘭人要是支持了漢人,肯定是對自己的政權不利的,畢竟,誰知道漢人會不會靈機一動,就回去找祖國幫忙,攻打這些來自遙遠西方的荷蘭人呢?因此,雖然當時台灣漢人的文化水準不低於原住民,但卻是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的。

然而,到了明鄭時期,漢人的地位翻身了,這當然也是因為統治者是自己人、同文同種的結果。此時漢人與原住民的地位,瞬間產生了大翻轉,可想而知的,原住民的悲慘命運開始了!

明鄭時期是一個很短命的時期,取而代之的是清朝。清朝貴為一大國,起初自然是對台灣這彈丸小地,提不上什麼興趣的。因此,派來台灣的官,也不過是次等的官,水準不及祖國一般。又中央對於台灣是鞭長莫及,對於貪官也沒什麼辦法,因此清領時期初葉,來台皆是貪官汙吏,造成台灣民眾對於政府官員的印象,就是昏庸、汙錢,沒有好感。又清朝對於原住民的政策起初也是一團亂,又偏袒漢人,造成台灣人可以對於原住民為所欲為,搶地、搶財產、燒殺擄掠無惡不作。原住民對於漢人有了仇恨。

而在漢人方面,也是一團混亂,除了分為閩南人、客家人以外,閩南人又可分為泉州人、漳州人,這幾個族群裡面又常常分先來後到,彼此械鬥爭執不休。常見的原因是為了搶水田。最後,客家人因為人數較少,處於弱勢。君不見台灣多數平原均為閩南人所有,而客家人往往佔有丘陵地種茶,而原住民只能得到漢人剩下的最後一塊地—高山。

現在台灣常有迎神賽會,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媽祖出巡,然而據傳媽祖出巡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利用神明的力量宣示地盤,也無怪乎常常有區別誰才是正派媽祖之爭了。另外台灣嘉義名稱的由來,乃是嘉許義民,而這義民正是客家人,因為過去清廷曾派客家人平定閩南人之亂,客家人趁此機會欲一雪前恥,因此驍勇善戰,立下大功,清廷不得不佩服而封其為義民。由此可見,客家人對於閩南人的怨念有多深!

在這裡做個小結: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知道,到該時期仍留在台灣的族群,首先是原住民,再來是漢人,接著是清廷,越前面的命運越慘。因此台灣人或多或少懼怕新加入的族群,因為這對台灣既有的任何一個族群來說,都是爭權奪利的大敵人!

接著無論是日據時代、或國民政府來台時代,都可依據以上的邏輯得知,新加入的族群是不受歡迎的。這也是為什麼日據時代初期台灣根本不得安寧,到處都是抵抗和起義,無論是閩南人、客家人、原住民,皆先後成為抗日的一員。國民黨來台後,馬上就被標籤化為外省人。閩南人常常喜愛在茶餘飯後說外省人是多麼的奸詐狡猾,雖然多少有真實成分,但恐怕更大一部分是汙名化,這就是提防新住民取代了自己的既有地位。

是以,台灣的分裂並不是某一個黨、某一個族群就能夠辦到的,這是一個累積相當久的「文化成果」。

然而,我們不能忽略的是,國民政府遷台,馬上在公務人員上即給予差別待遇。權力被剝奪一度是確實存在之事實。不過這塊我國在朝野的努力下,以及一些團體的奉獻之下,已經漸漸改善,期望台灣可以逆轉勝,成為族群融合的新模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nal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